“菿汉丛书”
《能自恢彉:章太炎思想新论》
张志强、江湄 著
定价:6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5年9月
作
者
简
介
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哲学研究》主编,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著有《朱陆·孔佛·现代思想——佛学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等。
江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史学史、思想史和史学理论的研究工作,著有《创造“传统”——章太炎、梁启超、胡适与中国学术思想史典范的确立》等。
展开剩余83%内
容
简
介
章太炎把文明分为两类,一类“能自恢彉”,一类“仪型他国”。 他寄希望于中国、印度这样久大古老的文明,能根据自身悠久历史演化积累起来的文化“自性”,走出一条自主的现代化道路,为现代文明指示不同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新前途。
本书除绪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操器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分析了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解剖了三层平等下的齐物平等意涵。第二章《超越“虚无”》从文化价值理想和人生观这一更为“内在”的角度,探讨辛亥革命以后章太炎对儒学传统的回归,重新肯定了章太炎这一生命和思想轨迹的重要转变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历史的无意义与意义》从章太炎的《易》学和《春秋》学出发,讨论了章太炎的历史观及其对于进化论、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第四章《章太炎〈春秋〉学三变考论》重新梳理了章太炎《春秋》学的演变轨迹,从早年笼罩在今文经学阴影之下,到《国粹学报》时期以《春秋》为“义经而体史”,到1930年代最后定型,以《春秋》为史书,《左传》为“以史传经”,并指出章氏的“六经皆史”说,并非以六经为史料或简单的保存古史,而是贯穿着孔子的“大义”。第五章《“齐物”视域下的“学术”“道德”与“政治”》强调章太炎的学术观念以“求真”“真理”为归趣,而不服从社会、政治、道德目的。第六章《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指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在历史中不断形成、保持开放、具有道德感通性的伦理民族主义。
目 录
绪论 能自恢彉 子其艰贞1
第一章“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论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及其意趣13
第二章超越“虚无”——辛亥革命后章太炎儒学观念之转变53
第三章历史的无意义与意义——论章太炎的《易》学、《春秋》学及其历史观98
第四章章太炎《春秋》学三变考论——兼论章氏“六经皆史”说的本意142
第五章“齐物”视域下的“学术”“道德”与“政治”——中国“学术”观念现代转型的另一种路径167
第六章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204
后记227
后 记
因为章太炎,我们陆续与一些志趣相投的师友相遇相知,在这个意义上,进入章学研究,确实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因缘。
2009年,我们在东京大学短期访学,受到林少阳、石井刚、陈力卫、阎小妹等老师真诚热情的款待,参加旅日学者组织的“以文会”研学活动,那时,我们刚开始进行章太炎研究,就把习作拿出来参加讨论。2010年12月,林少阳老师在香港城市大学组织了一次规模相当大的章太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真切地感到,因为同样受教于章太炎这位百年前的中国大哲,与会学者之间有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思想交流,真是令人难忘。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林少阳老师戏称我们这群因各种机缘被章太炎思想吸引而进入章学研究的朋友为“章学友”,从此,我们成为“章学友”的一员,并以“章学友”的身份不断结识令人尊敬和信任的师友。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评议王玉华老师的论文,因为不同意他对章太炎儒学思想的观点,当时提出的批评意见相当尖锐,态度也不怎么谦虚,王老师皆加以海涵。这触动了我们日后专门对太炎的儒学思想进行研究和论述,为此认真阅读了王玉华老师的著作《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这才认识到,对于在改革开放后重新认识和估价章太炎思想,王老师是一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学者。王玉华老师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去年因病去世,我们与他再也无缘相见。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还结识了张昭军、陈学然、慕惟仁、彭春凌老师。彭教授当年还是年轻的博士生,我虽然并不接受她对我论文的批评意见,但很喜欢她身上那股虎虎生气。晚上,香港浸会大学的陈致教授请大家喝酒,在一个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湾璀璨灯火的露台上,坂元弘子老师就坐在我们对面,手擎高脚杯,脸色微红,她那笑眯眯的样子十分可亲,那次,我们都喝了不少,真是一次欢乐的聚会。坂元弘子老师曾在北京大学留学,和志强都受教于楼宇烈先生,算是同门。日后,坂元弘子老师曾多次来京,我们一起喝白酒吃涮羊肉,她中文特别好,一起聊天几乎忘记她是个外国人。2023年春,我发微信把7月底在杭州仓前镇太炎故居举办章学研究工作坊的消息告诉她,希望她能来参加,但她回复说身体一直不好,而且疫情后去中国的手续变得麻烦,肯定来不了了,没想到,不久之后就听到她病逝的消息。
其后,受到林少阳、石井刚、陈学然等老师的邀请,我们又相继在日本东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加过章学会议。干春松和唐文明老师是研究康有为的著名学者,他们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举办过晚清与章太炎思想的研讨会。在这些会议上,我们先后结识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张钰翰、复旦大学的周展安、华东师大的王锐、北师大的孟琢等年轻“章学友”,既为他们给章学研究带来的新进境感到由衷高兴,也为我们获得相契的朋友感到幸运。近些年来,我们各自的研究重心虽然有所转移,但章太炎已经成为我们精神生命的一个不竭的源泉。或者是在读书思考的时候,或者是碰到什么事有所触发的时候,章太炎的一些说法和论述总是如电光一闪,不期然地跳入脑海,让我们顿有所悟。我们这些因为章太炎而成为朋友的人,应该都有类似的体验,在生活中思想上都不断地受到来自他的启迪和加持。
去年,章太炎之孙章念驰先生夫妇捐赠大批珍贵文物,又把国家奖励的一千万元用以资助章太炎研究的学术活动和出版。7月底,我们在杭州仓前镇太炎故居参加了念驰先生资助的章学工作坊,其间,参与整理出版新版《章太炎全集》并负责“章学研究论丛”的张钰翰兄嘱咐我们,让我们将这些年来发表的章太炎研究论文汇集成册。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出版一部著作,更是一种珍贵的生命纪念。在此,感谢钰翰兄、少阳老师和这些年因为章太炎而结识的诸位师友,百年前的中国大哲章太炎成为我们人生中共同的光亮,而你们也从此成为我们人生中不熄的温暖的光。
志强江湄于京西寓所
2024年10月7日
四马路上
单行道配资官方平台
发布于:上海市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